如何提高骨质疏松患者脊柱融合的成功率?

2016-08-16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郑召民    点击量:2031 我要说

编者按:

作为脊柱创伤、退变、畸形等外科治疗的最常见术式,脊柱融合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是,高达5%~35%的不融合率,致使临床满意度不高。

导致脊柱融合术后融合率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疾病因素(如骨质疏松症、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脊柱骨骺发育不全等)、手术因素(如操作技术、手术并发症等)及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和其他(高龄、吸烟等)因素,其中疾病因素中的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椎体融合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折患者术后不融合的机制在于,该类患者骨吸收与骨代谢之间出现失衡:骨质疏松时骨吸收增强、骨转换活跃,导致了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最终出现术后融合延迟甚至不融合。其中,骨强度是影响患者植骨融合和螺钉固定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郑召民教授认为,内固定技术的改进、植骨材料的革新、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应用,是提高骨质疏松患者脊柱融合的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简介:

郑召民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

任职情况:

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腰椎研究学组副组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