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第一作者:刘新民

2016-06-12 点击量:269   我要说

刘新民  李悦  管波清  刘书茂

目的 探讨单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评价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29例单纯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患者,其中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4(45~73)岁,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进行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腰椎CT和腰椎MRI检查,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侧位X线片上责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在三维重建的矢状位CT和矢状位MRI上分别测量责任节段两侧椎间孔的面积,将所有单侧症状患者的健侧与症状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评价症状侧椎间孔狭窄的程度;对比在CT及MRI上测量的椎间孔面积。

结果 29例获24.2(8~41)个月的随访,其中单侧症状患者22例,双侧症状患者7例。术前所有患者责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平均为(9.38±3.49)mm,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增加至(13.19±2.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单侧症状患者术前CT及MRI上症状侧(SCT1=135.69±6.82,SMRI1=123.04±5.63)的椎间孔面积(单位:mm2)均明显小于健侧的(SCT2=139.65±6.24,SMRI2=136.0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患者术前CT上(S健侧=139.65±6.24,S患侧=131.46±8.97)测量的健侧及症状侧椎间孔面积(单位:mm2)分别与MRI上(S健侧=136.00±5.33,S患侧=120.28±6.27)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VAS腰痛=4.90±1.38,VAS腿痛=8.11±1.83,ODI=41.22±5.37)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腰痛=1.24±0.87,VAS腿痛=2.11±1.07,ODI=14.10±6.29)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中,19例为优,6例为良,4例为可,优良率为86.2%。1例出现健侧下肢麻木,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末次随访时,6例术前存在下肢肌力减退的患者中,4例(66.7%)较术前下肢肌力有1~2级的改善,另外2例肌力无明显变化。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结论 MRI在诊断退变性腰椎间孔狭窄症时较CT更为敏感,尽管目前尚无定量评价椎间孔的狭窄程度的统一标准,但椎间孔面积的测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椎间孔狭窄的程度,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症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