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陆家嘴东方脊柱论坛学术精粹一览(下)

2016-06-03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刘涛 李超 周军 张岩 李新华 骨科在线 鲁海燕    点击量:2108 我要说

2016陆家嘴东方脊柱论坛暨椎间盘病阶梯治疗理念与技术实践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名家云集,今天我们将部分知名脊柱专家专题演讲内容摘要的下篇刊出,未能参会的同道们可见微知著。


美国华盛顿大学港景医院张方迤教授

Long term complications of adult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surgery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张方迤教授归纳总结了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手术的长期并发症,分别是近端交界性腰椎后凸(PJK)、相邻节段退变和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等。

他指出,新型Hart-ISSG PJKSS评分是翻修手术的一项可靠性的临床工具,短节段融合中近端邻椎病发生率更高,大部分假关节形成在L5S1节段,对于翻修手术,不再重复前次手术,而应该考虑采用不同或联合入路。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周许辉教授

《成人脊柱畸形远端固定椎的选择及优缺点》

周许辉教授介绍了成人脊柱侧弯的自然史、进展危险因素,以及远端融合至L5S1节段的优缺点,重点就远端固定至骨盆(骶髂螺钉技术及MW脊柱骨盆固定技术等)做了精彩的分析。他的临床经验是:成人脊柱侧弯远端固定尽可能终止于L5,并行L5-S1椎间融合,如合并骨质疏松,建议行骶髂螺钉固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建元教授

《腰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对策》

姜建元教授结合多个临床病例,分析了腰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在椎间融合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器移位如影随行。

椎间融合器早期移位与脊柱病变节段多、病变节段活动度大、椎间隙处理不足、融合器选择不当、植入位置不合理、内固定稳定性不够等多种因素相关。而椎间融合器晚期移位则与椎间融合失败及早期移位未及时发现有关。

患者高龄、骨质疏松、糖尿病、术后支具保护及制动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融合失败,死骨及瘢痕组织行成。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合理手术方案、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重视术后长期随访、康复指导是减少椎间融合器移位的有效手段。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陈雄生教授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诊断与外科治疗》

陈雄生教授在介绍了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等知识后,强调面对一些临床表现为无法用其他退行性疾病解释的患者时,应该考虑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诊断。

同时,陈教授还从病理、影像学等的不同表现阐述了黄韧带骨化与钙化的区别。他指出,造成黄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差的主要因素有: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骨化的复发和脊柱后凸畸形加重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

《腰椎TLIF辅以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中长期疗效随访:至少4年随访》

董健教授对215例腰椎TLIF术后的患者进行至少4年的临床随访,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钉固定的术前术后相关指标,得出单侧固定TLIF较双侧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并且可以取得和双侧固定相近的中长期疗效;为减少融合器移位的发生,子弹头形融合器不应用于单侧固定TLIF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吕飞舟教授

OLIF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

吕飞舟教授分享了几个典型的通过OLIF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病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OLIF手术在临床上在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值得推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范顺武教授

《容易忽略的几个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表现》

范顺武教授指出,评价腰椎管是否狭窄的指标有30余个,其中椎管前后径、硬膜囊面积最为常用。马尾神经冗余征、马尾沉降征及硬膜外脂肪增多症是常常被忽略的评价是否存在腰椎管狭窄的重要指标,对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他还介绍了上述影像学表现的原因、特点、意义等,并重点介绍了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病因、影像学分类及分型、治疗原则等。他指出,忽略这些征象可能会造成腰椎管狭窄诊断及评估的遗漏,进而影响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最终延误患者病情、影响治疗效果。细节决定成败,医务工作者莫要忽略这些细节。


德国脊柱外科协会主席Michael Winking教授

Surgery in cases of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Michael Winking教授阐述了不同原因导致脊髓压迫的手术治疗特点,并介绍了治疗脊髓压迫时病人期盼的治疗目标和手术医生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分享颈椎损伤、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导致脊髓压迫的个人经验和德国经验时,他强调,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导致的脊髓压迫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后路手术具有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许国华教授

《通道下颈椎间孔减压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许国华教授首先对颈椎开放前路、后路和微创手术进行相关比较,随后详尽介绍了颈椎间孔减压手术的操作步骤、手术适应症、注意事项和术后并发症,并强调通常关节突面积磨除范围25%,不超过50%;而髓核的摘除率50%左右,椎间孔扩大减压同样非常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赵杰教授

《经下颌入路颈椎病灶的外科治疗》

赵杰教授在简要讲解了经下颌入路的发展史及其解剖基础后,分享了几例经下颌入路治疗颈椎病灶的病例。该术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取单一入路切除侧、前、后等部位的病灶,但是对于上方及头端的病灶效果比较局限,同时可能发生颈瘘、中耳炎、咽周脓肿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临床上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叶晓健教授

《腰椎邻椎病及其微创手术治疗》

叶晓健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渊博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邻椎病的病因(包括外科融合术及医源性损伤),以及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下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进而提出解决办法即手术,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治疗,无论选择哪种术式都要综合患者整体情况后再设计最佳手术方案。

叶教授指出微创手术具有局麻、小切口、创伤小,出血少,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的优势。微创手术在解决脊柱曲度和高度方面问题,能与传统手术达到相同的效果。他介绍了多例微创治疗邻椎病的临床案例,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