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行股骨恻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第一作者:徐宁

2016-06-03 点击量:530   我要说

徐宁  孙俊英  查国春  蒋涛  王涛  万国杨

目的 探讨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 2000年5月至2009年3月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行翻修手术21例(23髋),男6例,女15例,单髋19例,双髋2例,年龄47〜86岁(平均67岁)。股骨侧骨缺损按Paprosky标准,诊断为II型缺损者4髋,Ha型缺损者16髋,IEb缺损者3髋。所有患者的股骨侧和髋臼侧手术均分别采用利马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和SPH臼杯假体行生物学固定翻修,其中头臼界面采用陶瓷-陶瓷者20髋,金属-聚乙烯者3髋。

结果 所有患者获平均8.8年(6〜13年)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2 ±8.2)分改善至手术半年后的平均(90.3 ±3.7)分,而末次随访仍维持在平均(91.3±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4.50,尸<0.01)。所有患者的下肢不等长均由术前的平均3cm减少到术后的平均0. 5 cm。手术后下地行走时出现轻度大腿疼痛(VAS评分1〜3分)者3髋(13% ),但该症状多在术后1年消失。随访X线片显示翻修柄获广泛骨长入达骨性稳定者22髋(96%),翻修柄周围显示有区域性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松动症状,符合纤维性稳定者1髋。股骨延长截骨者(4髋)、股骨大转子撕脱性骨折者(3髋)和股骨皮质穿透性骨折者(4髋)大多在翻修术后4〜6个月获得愈合。所有患者的近段骨缺损植骨区均显示有广泛的骨修复。

结论 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满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