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ng-off术式何去何从-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专题之五

2016-04-07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杨晋才 陈小龙    点击量:1837 我要说

尽管棘突间非融合技术应用于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于融合术联合棘突间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报道较少。

李忠海等回顾性随访了18例接受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术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并且未发现有假体移位、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且没有双节段融合术的对照组。赵成等在对回顾性随访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结论,但同样存在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短等问题。刘海鹰等将25例接受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同期所有行单节段后路融合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8个月和23.7个月,通过对两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后认为,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术与单节段后路融合术的中短期疗效和安全性相近。

但这些都是国内回顾性随访研究,并非前瞻性研究,而且国外尚未有相关高质量文章发表,因此目前的研究结果只能说明融合联合棘突非融合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安全性良好,其中远期疗效和相关远期并发症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融合联合棘突间非融合技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国内学者发现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术可以防止上位腰椎前后过度移动,认为该术式具有潜在的预防相邻节段退变的作用。Korovessis等将Topping-off组与融合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显示,Topping-off术后改变了相邻节段退变的自然病程,降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Putzier等将接受单节段融合术患者与融合联合动态固定术患者进行分组,平均随访时间为76.4个月,通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对比,他认为,对于影像学有退变但无临床症状的节段,不应该预防性的使用动态稳定系统作为过渡手术,并担心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和退变向上位邻近节段转移的问题。

生物力从理论上证实Coflex在Topping-off技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北京朝阳医院海涌主任团队进一步对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估,两年以上随访研究结果显示Topping-off手术的近中期疗效较为满意,手术对于腰椎矢状面平衡有一定保护作用。相邻节段无退变发生,并且未发现术后临床疗效与矢状面平衡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该结果在2014年《脊柱外科杂志》和2015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上发表。

但这些都是国内回顾性随访研究,并非前瞻性研究,而且国外尚未有相关高质量文章发表,因此目前的研究结果只能说明融合联合棘突非融合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安全性良好,其中远期疗效和相关远期并发症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双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给予Topping-off手术

专家简介:


杨晋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 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 委员

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 副组长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 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脊柱微创研究学组 组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