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年02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02-24 点击量:1367   我要说

近年来,随着骨科内固定器械的不断研发及微创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我国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基础研究与治疗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诚如王满宜教授所言,我国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发展速度非常快,大的创伤中心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已达国际水平,但是普及这项工作还任重而道远。为此,本刊在前期推出“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处理”(2009年第11卷第7期)、“骨盆与髋臼骨折”(2012年第14卷第5期)、“骨盆与髋臼骨折”(2014年第16卷第5期)、“髋臼骨折”(2015年第17卷第8期)重点刊的基础上,本期再次推出“骨盆与髋臼骨折”重点刊,就我国该领域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骨盆与髋臼骨折的诊治水平。


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联合二腹肌大转子滑动截骨术具有便于操作、软组织损伤小等优点,但因其本身增加手术创伤,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截骨不愈合及截骨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张栋等撰写的“二腹肌大转子滑动截骨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会增加并发症吗?”一文,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与单纯K-L入路相比,K-L入路联合二腹肌大转子滑动截骨术除了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稍增多、住院时间延长外,可保留更多的外展、外旋、内旋等髋关节活动度,能获得更高的骨折复位满意率、更好的外展与外旋肌力及远期髋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感染、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非严格随机对照且为回顾性分析,未能与传统大转子截骨术进行比较,二腹肌大转子滑动截骨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是否会增加并发症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认。


关于髋臼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包括髂腹股沟入路、Stoppa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Pfrannsentiel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等,且已有多种改良术式被提出,但是每种入路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尚无一种入路能解决所有类型髋臼骨折的治疗。高峰等撰写的“腹股沟韧带下入路治疗髋臼前柱合并前壁骨折”一文,作者在Farid的髂腹股沟下入路基础上,以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止点锐性剥离的方式代替髂骨截骨,即采用腹股沟韧带下入路治疗5例髋臼前柱合并前壁骨折患者,发现该入路在显著扩大髋臼前方暴露范围的同时对腹股沟韧带创伤较小,且避免了髂骨截骨损伤,临床疗效良好,为髋臼前柱及前壁骨折、前柱合并髋臼顶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入路选择。雷金来等撰写的“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一文,作者对Stoppa入路进行了改良,即采用腹白线外侧旁正中入路治疗56例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患者,认为该入路可充分显露髋臼前壁、前柱和后柱,操作简便,不易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满意。虽然这2篇文章病例数偏少、随访时间偏短,且未设置对照组,腹股沟韧带下入路和旁正中入路的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增加病例数量、延长随访后观察,但是作者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广大骨科医生学习。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旋转移位影响下肢的负重分配、腰椎失代偿等。目前尚无一种分型是根据骨盆骨折的不同移位来进行分类的,在已有的骨盆骨折分型中,对水平面的内外旋移位及轴向的垂直移位描述较多,而且在受力机制、X线片及CT等影像学上较容易描述和诊断。但是对矢状面的旋转移位描述极少,且在普通X线片及CT平扫片上也较难发现。曹生鲁等撰写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矢状面旋转移位的临床病例研究”一文,通过对82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X线片进行测量发现,骨盆骨折矢状面旋转移位(前旋和后旋)可通过骨盆正位X线片上特殊的线和点来确定,矢状面旋转移位患者中后旋移位更常见;存在矢状面旋转移位的骨盆骨折患者闭合复位成功率更低。这为临床医生认识该移位、提高骨盆骨折的复位质量提供了良好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