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齐勇

2016-02-15 点击量:811   我要说

齐勇  樊粤光  孙鸿涛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9月,将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采用关节镜下结合内减张技术解剖单束重建ACL,B组25例采用关节镜下解剖单束重建AC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侧别、体质量指数、关节软骨损伤患者Outerbridge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 评分、 Lysholm评分、 KT-1000测量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进行KT-1000测量膝关节前向稳定性,采用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关节内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均行二次关节镜检查,见韧带连续性良好、组织覆盖良好,重建韧带无再次断裂发生,膝关节活动度无受限;复查MRI提示韧带与骨隧道均愈合良好。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KT-1000测量值、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间比较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优于B组(P<0.05)。两组间比较KT-1000测量值除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12个月A组均显著优于B组(P<0.05)。


结论 对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时,采用内减张技术能够有效缓解重建韧带的牵张力,利于重建韧带的愈合及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训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