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预弯钛棒在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作者:邱玲芳
2016-01-29 点击量:1014 我要说
邱玲芳 陈卫 王波 张维平 康两期
目的 探讨反向预弯钛棒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16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钛棒的预弯方向分为反向预弯组84例(反骨折压缩方向,呈“C”形)及正向预弯组84例(顺生理曲度组,呈“S”形或反“C”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和内固定失败率。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6个月(13~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反向预弯组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为6.0%(5/84),正向预弯组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为4.8%(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776),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的比较中,反向预弯组与正向预弯组比较,术前、术后即刻的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末次随访时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反向预弯组内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正向预弯组的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反向预弯钛棒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有效维持椎体高度,减少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