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形态的CT测量

第一作者:孙文志

2016-01-25 点击量:1070   我要说

孙文志  鲁世保  海涌  藏磊  康南  孟祥龙  王宇  刘铁


目的: 通过CTN量分析成人下腰椎L3~S1终板的矢状面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腰椎人工椎间盘及椎间融合器形态设计中的意义。


方法: 招募8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行腰椎CT扫描及矢状面重建。于正中矢状面上测量L,下终板至S,上终板矢状面凹陷角、终板凹陷区域位置及终板凹陷区域最凹点深度。根据患者年龄(〉40或≤40岁)及性别将cT图像分为四组,将终板矢状面形状分为平坦型、均匀凹陷型及非均匀凹陷型。比较不同年龄及性别组的终板形态分型、终板矢状面凹陷角及最凹点深度,不同终板形态分型组的凹陷区域位置,同一椎体上下终板、同一椎间隙相邻终板的最凹点深度。


结果: 各年龄及性别组间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形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3下及L5上、下均匀凹陷型终板最凹点位置(分别为54.61%±7.37%、52.96%±5.51%、57.93%±4.55%)与非均匀凹陷型终板(分别为66.75%±12.13%、67.96%±12.42%、64.31%±9.7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岁男性与≤40岁女性L5,上终板最凹点深度分别为(2.81±0.99)mm、(1.96±0.6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4,L5椎体下终板凹陷区域最凹点深度较上终板大,L3,4、L4,5、L5S1椎间隙上椎体下终板凹陷区域最凹点深度较下椎体上终板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各节段终板矢状面凹陷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下腰椎终板除S1上终板外,大部分为凹陷型,终板凹陷多位于终板中后缘。年龄、性别对终板矢状面最凹点深度有一定影响,而对矢状面形状及凹陷角无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