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

第一作者:吴莉

2016-01-15 点击量:570   我要说

吴莉   赵娴  何波   陈泽谷  陆林  魏韩笑  张承磊  刘流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体内微血管化组织工程骨,并促进BMSCs成骨的能力。


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1~9号新西兰大耳兔外周血来源EPCs及BMSCs;取第3 代细胞分3组:单纯EPCs(A组)、单纯BMSCs(B组)及共培养细胞(C组, EPCs∶BMSCs=1∶2),分别复合至包被纤维粘连蛋白的部分脱蛋白生物骨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骨,4 d后将A、B、C组组织工程骨分别自体异位移植于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肌袋内(2块/肢体),于移植后2、4、8周大体观察组织工程骨生长情况;取材行HE染色并计算骨长入率;行CD34、CD105、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各组各时间点各因子表达量变化。


结果: 成功分离1~9号兔外周血EPCs及BM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EPCs为CD34、CD133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阳性,BMSCs为CD29、CD90阳性,CD34阴性。3组自体细胞成功复合至部分脱蛋白生物骨支架并异位移植。2、4、8周大体观察示,随时间延长,包绕各组组织工程骨的软组织逐渐增多、增厚,切缘与组织工程骨分界不清,原组织工程骨孔隙逐渐被填充,C组最明显,组织工程骨内可见迂曲血管网形成。HE染色示各组组织工程骨内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逐渐增多,4、8周组织工程骨骨长入率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随时间延长,3组组织工程骨CD34、CD105、ZO-1表达量均逐渐增多,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C组CD105表达量高于A、B组(P<0.05);4、8周3组间CD34、CD105、ZO-1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表达量C组均最多,B组最少。


结论: 自体外周血EPCs与BMSCs按1∶2比例共培养后具有协同作用,可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及成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