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骨折前后入路手术方案选择及疗效分析

第一作者:米明珊

2016-01-08   我要说

米明珊  鲍剑峰  许勇  杜鹏  彭兴国  任磊  赵立来


目的: 通过分析齿状突骨折前、后路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指导齿状突骨折的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齿状突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后路和前路手术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融合或愈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颈椎活动度、颈部疼痛评分(VAS评分)。


结果: (1)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颈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颈椎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各有2例患者出现齿状突骨折不愈合,愈合率分别为94.4%(34/36)、91.7%(2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0例(41.67%)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后路手术组12例(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椎动脉、神经、静脉丛等重要结构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颈椎活动度损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等优点;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操作难度小、适应证广,但对颈椎功能有较大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