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Lenke1 B、C型患者的胸椎后凸状态对腰骶椎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第一作者:陈涛

2016-01-04 点击量:575   我要说

陈涛  贾世青  刘昌生  黄善能  赖英静  邹焕文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Lenke1B、C患者的胸椎矢状面形态(thoracic kyphsis,TK)对腰骶椎矢状面形态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86例Lenke1B、C患者(男37例、女49例;平均年龄14.2岁)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根据胸椎后凸(TK)分为两组:A型TK<10°和B型10°≤TK≤40°。统计、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腰椎前凸(LL)、上腰椎前凸、下腰椎前凸、主胸弯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和骨盆倾斜角(PT)。


结果: A型的LL和上腰椎前凸小于B型的LL和上腰椎前凸(P<0.01)。相关性结果显示TK与LL(r=0.68,P=0.02)、上腰椎前凸(r=0.89,P=0.003)存在线性相关。此外,PT、SS及PI之间也存在线性相关。


结论: AIS Lenke1B、C患者的胸椎矢状面形态对腰椎前凸有明显影响,并通过上腰椎对整个腰椎形态产生影响。因此,对此类型患者在进行选择性胸椎融合时必须考虑这种相互影响,避免术后发生远端失代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