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椎管减压、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观察

第一作者:种衍学

2015-12-24 点击量:794   我要说

种衍学  李明  刘涛  朱中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通道行椎管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微创组29例,采用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传统组31例采用传统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量表评估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记录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 及肌酸激酶(CK)水平、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组患者术前CRP、CK、ODI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术后 1、3、5天切口VAS以及术后1天CRP、CK水平低,下地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后1、3个月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显微镜下椎管减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无差异,且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更加微创的优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