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与骨质疏松程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续开亮

2015-12-24 点击量:914   我要说

续开亮  杜心如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解剖类型与骨质疏松程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2008年7月—2012年12月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X线资料及术后股骨头标本,其中男24例、女34例 ,年龄48~88岁。按骨折形态进行解剖分型,结合标本X线与患者术前X线进行Singh指数分级,分析骨折的解剖类型分布、骨质疏松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解剖分型中头颈型占58.6%(34/58),头下型占19.0%(11/58), 观察到一种新的解剖类型——“特殊型”占20.7%(12/58),不能分型者1例,无经颈型。Singh指数Ⅳ级以下者占94.8%(55/58),Ⅴ级占5.2%(3/58),无Singh指数Ⅵ级者。Singh指数Ⅰ~Ⅱ级和Ⅲ~Ⅴ级时,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所占比例分别是6/8和10.0%(5/50),头颈型股骨颈骨折的所占比例分别是1/8和66.0%(3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6, χ2=6.082, P值均<0.05);


结论:头颈型在股骨颈骨折中最常见。新解剖类型 ——“特殊型”的形态特点:外周骨折线位于头下,中央部压力骨小梁凸出伸向股骨颈,末端稍钝。Singh指数Ⅳ级以下时易发生股骨颈骨折,Ⅴ~Ⅵ级时不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解剖类型与骨质疏松程度密切相关,Singh指数Ⅰ~Ⅱ级时倾向于发生头下型骨折, Ⅲ~Ⅴ级时倾向于发生头颈型骨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