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突关节角变化与退变性腰椎滑脱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孙永进

2015-12-24 点击量:820   我要说

孙永进  张文志  李旭  段丽群


目的:探讨关节突关节角的改变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单纯L4/5退变性滑脱患者作为DLS组,同期100例无腰腿痛和腰椎滑脱且性别、年龄与DLS组相匹配的无腰椎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站立位腰椎正侧位片及腰椎CT检查,在X线上测量腰椎滑脱Boxall指数;在CT图像上选取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上缘终板的关节面CT横断图像作为关节突关节的头侧部分;平行于L3/4、L4/5、L5/S1椎间隙下缘终板的关节面CT横断图像作为关节突关节的尾侧部分,并测量头尾侧关节突关节与椎体冠状面的夹角,并在CT骨窗下对头尾侧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进行分级。


结果:DLS组L4/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58.8°±6.3°大于对照组的50.6°±7.9°,尾侧关节突关节角56.2°±6.1°大于对照组的47.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15、9.190, P值均<0.01)。DLS组患者L4/5头尾侧角度差值2.4°±0.6°小于对照组的4.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868, P<0.01)。DLS组L4/5左右两侧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7.8°±2.0°大于对照组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2, P<0.01)。DLS组患者关节突关节退变1级19例,2级41例,3级40例,不同级别患者的滑脱Boxal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11, P<0.05),而头、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滑脱Boxall指数与头、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度无相关性(r=0.061,P>0.05)。


结论:关节突关节空间方向上的改变是退变性腰椎滑脱过程中应力作用下二次重塑的结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