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第一作者:于风天
2015-12-16 点击量:794 我要说
于风天 魏杰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采用2种手术入路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自2013-01—2014-06采用THA治疗88例髋关节疾患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后外侧小切口组和前外侧入路组。
结果: 术后2组均获得平均12(5~18)个月随访。2组88例切口达到一期愈合。后外侧小切口组在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止疼药物的用量、术前术后膝关节上方20 cm大腿周径差等均低于前外侧入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后外侧小切口术后输血6例,1例早期感染,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前外侧入路组术后输血10例,无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感染、骨水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后外侧小切口组术后3 d、2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前外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3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与前外侧常规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术后引流少、患肢肿胀轻、术后早期疼痛轻等优点,综合比较要优于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但2组远期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