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男性腕关节主动极限位置稳定性分析
第一作者:苏鸿博
2015-12-16 点击量:1185 我要说
苏鸿博 刘德群 张文龙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腕关节主动极限位置下各主要腕骨间的夹角等参数,探讨腕关节不稳的因素,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招募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侧共60个腕关节)为正常组。将自2013-12—2015-01于本院就诊的腕关节外伤及疼痛史的30例设为患者组。正常组与患者组均采用标准X线摄片技术,于中立位、极限桡偏位、极限尺偏位摄正位X线片,计算腕高比;于中立位、极限掌屈位、极限背伸位摄侧位X线片,测量舟月角、头月角、桡月角,依据正常组数据计算出本研究的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组数据。
结果: 所得正常范围:极限掌屈位:舟月角50.08°~75.04°,头月角0.39°~45.9°,桡月角25.72°~38.97°;极限背伸位:舟月角29.17°~43.31°,头月角-51.57°~-25.62°,桡月角-32.55°~-12.81°;极限桡偏位腕高比0.481~0.584;极限尺偏位腕高比0.492~0.588。患者组加摄极限位X线片后,11例发现异常,其中2例桡月角异常,4例舟月角异常,3例头月角异常,2例腕高比异常。
结论: 极限位置时各参数均较中立位时发生显著变化,说明相应的腕骨间活动幅度较大,而相应的韧带随之处于张力状态;个别正常人的参数接近本研究所得正常范围的临界值,这类人群受轻微外伤后更容易发生腕关节不稳;对于功能位时症状阳性而X线片阴性的患者,需加摄极限位X线片,可提高腕骨间不稳定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