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外侧盘状板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关节镜治疗

第一作者:杨波

2015-12-14 点击量:607   我要说

杨波  陈峰  孔祥峰  李强  钱军  林进  


背景:膝关节外侧盘状板损伤是运动损伤中的常见病,有关其关节镜治疗的报道很多,但病例数一般较少,且对其临床特点的研究报道亦少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膝关节外侧盘状板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关节镜治疗的中短期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1月至2014年9月行关节镜下盘状板手术、随访超过6个月并有完整病历资料的患者共107例(124膝)。男33例,女74例;年龄9~73岁,平均(40.7±17.5)岁;病程0.5~432个月,平均48.7个月。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A组(≤40岁),50例(54膝);B组(40岁),57例(70膝)。双膝17例,左膝42例,右膝4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术前、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


结果:随访时间6~84个月,平均(23.2±16.9)个月;末次门诊随访35例,电话随访72例。两组在外伤史、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弹响、交锁、打软腿、股四头肌萎缩等病史和临床症状、手术方式以及关节间隙压痛、过伸试验、过屈试验和Mc Murray征阳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合并软骨损伤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盘状板损伤的患者并不一定都有外伤史,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活动受限。最典型的体征是外侧关节间隙的压痛,其次是Mc Murray征阳性。关节镜手术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功能,但40岁以上患者术后随访时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比40岁以下患者的差,这可能是由于更多地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所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