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骨折椎体骨折的原因分析

第一作者:宁磊

2015-12-09 点击量:478   我要说

宁磊  万双林  杨明  黄兆波  刘超  蔡宏歆  范顺武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骨折椎体发生骨折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12例(618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男107例(121节),女405例(497节);年龄51~91岁,平均(70.38±7.59)岁;单节段骨折406例,双节段骨折106例;骨折节段为T4~L5;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为一1.0~一5.2SD。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椎BMD、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等情况)、椎体前/中缘高度恢复率及骨折治疗的节段等。


结果:52例(10.16%,52/512)患者出现非骨折椎体骨折,4例发生骨折椎体再骨折。52例非骨折椎体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88±7.74)岁,其中女性占94.23%(49/52),平均BMD的T值为(一4.03±0.60)SD,初次双节段骨折比率为51.92%(27/52);456例无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0.2l±7.56)岁,其中女性占77.19%(352/456),平均BMD的T值为(一2.89±0.55)SD,初次双节段骨折比率为17.32%(79/456);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骨折椎体骨折组与无骨折组BMI、骨水泥注入量、椎间盘渗漏数、椎体前/中缘高度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2例发生非骨折椎体骨折患者中,32例(61.54%,32/52)骨折发生于非邻椎,20例(38.46%,20/52)骨折发生于邻椎;两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骨质疏松程度、女性及初次双节段骨折是导致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骨折椎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