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RAPT评分结合D-二聚体监测预防DVT的意义

第一作者:王宝辉

2015-10-15 点击量:664   我要说

王宝辉  王鹏飞  付亚辉  刘萍  田丁  李明  樊伟  张堃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RAPT)评分结合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评估意义。


  方法:共纳入自2014-09—2015-01诊治的318例下肢骨折,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术前、术后进行RAPT评分,取各分项最高分后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险组(0~5分),中危险组(6~14分),高危险组(>14分)。对所有患者在入院第2天、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进行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低危险组患者采取物理预防(足底静脉泵),中、高危险组患者采取物理预防+药物预防(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次,1 ml/次)。


  结果:低危险组33例中1例发生DVT,发生率3.03%;中危险组250例中105例发生DVT,发生率42.00%;高危险组35例中23例发生DVT,发生率65.71%。中危险组(χ2 =17.271,P <0.001)与高危险组(χ2 =26.544,P <0.001)DVT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险组,高危险组DVT发生率高于中危险组(χ2 =6.979,P =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高危险组入院第2天及术后1 d 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低危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RAPT评分,并结合D-二聚体变化情况,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发生DVT的风险,进而指导预防DVT。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