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断端磨损性骨吸收的证据分析

2015-08-27   文章来源:刘振东 辽宁省丹东市解放军第230医院 秦泗河 北京市国家康复辅具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点击量:1224 我要说

目的:探讨骨折断端骨吸收的发生原因。

方法:采用证伪分析方法对可能导致骨折断端骨吸收的原因进行证据分析。

结果:骨折断端缺血并非骨吸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为骨折切开复位加压固定的一期愈合现象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骨吸收,骨折断端的微动在没有摩擦移位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骨吸收,比如牵拉成骨和轴向微动,通常有利于骨折愈合,而剪切位移或旋转位移导致的摩擦效应可能是骨折断端骨吸收的主要原因。在钢板固定的条件下,骨吸收具有范围上的自限性和时间上的极限性,临床上观察到的时间极限在半年左右。而在髓内钉固定的情况下,一旦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完全动力化,骨吸收将失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甚至可以产生超过2厘米的断肢短缩。

结论:骨折断端骨吸收是内固定失效以及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增加剪切方向或旋转方向的稳定性是防止骨折断端骨吸收的重要措施,骨折间隙骨吸收一旦发生提示内固定的不稳定。在内固定的设计上适当增加抗剪切能力,比如钉棒内固定系统,中间厚两边薄的梯形加压钢板等理论上均可减少摩擦性骨吸收的发生。在内固定方法上适当应用骨折片间拉力螺钉,低应力遮挡率的双钢板固定等都可防止磨损性骨吸收的发生。不同固定方式的组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髓内钉结合钢板,内固定结合功能支具等都能起到磨损性骨吸收发生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