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科医生大有作为

2015-08-11   文章来源:郭晓东 邵增务 沈霖 武汉协和骨科医院    点击量:736 我要说

一、骨松骨折:后果很严重!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以髋部骨折为例,一旦骨折,20%患者1年之内死亡;30%患者永久性致残。

二、发生率:增长很迅速!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全世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慢性疾病中已上升到第7位。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升高趋势明显。据预测,我国到2010年骨质疏松患者约为11400万人,2025年约15100万人,到2050年将超过两亿。骨质疏松骨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但是,骨科医生:重视很不够!很被动!

目前国内外调查显示骨科医师重视非常不够,非常被动。骨科医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对导致骨折的原因—骨质疏松症并未作出合适的诊断、评价及给予必要的治疗,这是全球性共存的一个通病。如果骨科医师对骨质疏松进行合适的治疗,那么可将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比率降低25%~40%,骨科医生对各种骨松药物知之甚少,认为药物是内科医生的事,仅知皮毛,经常出现错误使用或Off-lable情况;骨科医生把骨松骨折=普通骨折,忽视骨松骨折的专有技术,把治疗普通骨折的技术和器械简单套用骨松骨折中;业界对骨松骨折的专有器械的研发也严重滞后;即使研发出相应的器械,能最终转化、特别是普及到临床的极少。

四、骨松骨折≠普通骨折

事实上,骨松骨折并不等于普通骨折,其治疗困难重重危机四伏!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质量低下,骨折常常呈粉碎性,使骨折的整复与固定十分困难,复位后出现骨骼缺损的情况不在少数。内固定物与植入物难以牢固固着,易造成手术失败;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周期的变化和成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愈合能力降低,骨愈合质量与力学强度较差,影响早期负重以及体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骨质疏松骨折由于固定稳定性的缺陷加上老年人行动不便,难免需要卧床、制动,其结果是骨量快速丢失,骨折后骨密度在3-6个月内持续下降。骨量和骨质量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改善,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高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原有的其他疾病多,脏器功能衰退,代偿功能差,麻醉与手术风险明显增高,术后并发症多,特别是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能极易导致死亡。

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环境下,老年人平时并未得到足够关怀,一旦治疗结果不理想,180患者家属就出现,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危及骨科医生人身安全。

五、因此,骨松骨折,与每一个骨科医生密切相关!与医疗、人身安全密切相关!骨科医生:不能被动、当有所为!

六、骨科医生:如何所为??

骨科医生可在以下很多方面有所作为:临床总结(中国、中华牌)、循证医学(PKPVS保守?PFNA?)(SCI)、技术创新、器械研发、新药创制、植骨材料、基础研究(高IF的SCI)………。本文主要就骨科医生在器械研发、新药创制、植骨材料等转化医学方面如何有所作为予以抛砖引玉的介绍。

七、器械创新,推动了骨松骨折事业的迅猛发展

目前在髋部、椎体成形(球囊、导管---)、椎弓根钉(中空侧开口骨水泥增强、可膨胀、HA涂层)等很多领域均有较多新的器械研发出来。这些器械创新与转化,是否只能是大公司的专利?骨科医生,是否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NO!

事实上,国内已有几个大师级甚至普普通通的骨科医生都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梁国穗、邹德威、张英泽、翁习生、杨惠林等等。

所以,骨科医生:创意无限、骨科医生:才是器械创新的核心推手-----关键是:您要把您抽屉里的专利转化出来。

八、新药创制,推动了骨松骨折事业的迅猛发展

新药创制:1+1>2;1-1>1。作MeToo!MeBetter!新药,例如D+(OH)=阿尔法D3、D+(OH)2=罗盖全、福善美+D=福美加、福善美+N=密固达;作MeNew!等新化学实体,小分子多肽药:特立帕肽(PTH1-34),2011创造利润$10亿。

这些创新药物的转化医学研究,是否只能是大公司的专利?骨科医生,是否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NO!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为例,它是目前唯一能诱导异位成骨的生长因子,其中BMP-2诱导成骨的能力最强,在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与缺损修复方面具有重大的市场前景。2011年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rhBMP2(INFUSE.)在美国的销售额达9亿美元,占全美人工181骨市场的44%。但是,2011年6月,北美脊柱学会官方杂志《SpineJ》整期揭露,在以往报告INFUSE.无任何不良反应的13篇重要论著中,所有作者在经济上均与生产商存在关联。被漏报的不良事件多达15种,新发恶性肿瘤(FDA报道是3.8%vs这些注水文章报道0.89%)。

目前,国内已有骨科医生着手进行BMP2方面的创新药物研发。同济大学十医院蔡明和瑞金医院邓廉夫正在研发模拟BMP2的小分子化合物。本团队亦在研究BMP2小分子活性多肽,初步结果显示,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与BMP2类似的生物学活性。在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骨松骨折等领域可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其研究与开发有可能降低rhBMP2的潜在副作用,也可能克服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等抗骨质疏松多肽药物存在的仅能皮下注射、使用不能超过2年、高血/尿钙症甚至潜在的导致骨肉瘤风险等缺点。

九、骨松骨折:每一个骨科医生大有作为!

因此,高度重视骨质疏松、加强转化医学研究,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我们每一个普通的骨科医生都可能有所作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