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第一作者:杨波
2015-08-06 我要说
杨波 林进
背景: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的治疗由于所需时间长、易复发和术后功能恢复差等特点,一直是关节外科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相关的病例报道很多,但对手术技术细节的全面探讨并不多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冲洗、置管,术后持续大流量灌洗治疗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技术细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的方法治疗的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8~81岁,平均(48.07±14.56)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度、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
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24.18±12.60)个月(3~45个月)。膝关节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平均伸直度分别为5.71°±5.29°、3.57°±3.49°和1.14°±1.50°;平均屈曲度分别为85.77°±33.32°、95.01°±25.12°和116.79°±11.43°;VAS评分分别为(8.64±0.97)分、(5.43±1.80)分和(1.14±1.19)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51.93±10.86)分和(89.07±4.99)分。至末次随访时,无1例复发。t检验结果: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的伸屈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末次随访时的伸屈度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冲洗、置管,术后持续灌洗治疗膝关节感染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膝的症状及功能,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