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具治疗后初始Cobb角进展速率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支具疗效的预测价值
第一作者:毛赛虎
2015-07-21 我要说
毛赛虎 史本龙 孙旭 刘臻 朱泽章 钱邦平 朱锋 邱勇
目的:比较行支具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的支具治疗后初始Cobb角进展速率(initial angle velocity,IAV)和初始矫正率与支具疗效的相关性,探讨IAV对AIS患者支具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门诊行正规支具治疗的女性AIS患者126例,其中胸主弯74例,胸腰弯52例。于患者每次随访拍摄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上测量主弯的Cobb角和Risser征。另外记录患者每次随访时的实足年龄、月经状态及身高等资料。根据患者末次随访时Cobb角进展程度分为两组:进展组55例Cobb角进展≥6°;非进展组71例Cobb进展<6°。IAV定义为患者支具治疗后第一次随访时的Cobb角进展速率,初始矫正率定义为支具治疗后第一次随访时的Cobb角矫正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逻辑回归分析不同支具疗效的预测因素。
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平均初诊年龄12.4±1.6岁;月经年龄12.3±1.2岁;平均初诊身高154.4±9.7cm;初诊Risser征2.1±1.7;平均初诊Cobb角24.4°±6.1°。初诊至第一次随访平均时间间隔4.1±0.6个月;初诊至末次随访平均时间间隔35.9±13.7个月(24~60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Cobb角29.2°±8.4°。独立样本t检验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初诊年龄、月经年龄、初诊身高、初诊Risser征及初诊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非进展组IAV显著小于进展组(-9.9°±13.8°/年 VS 5.2°±12.5°/年,P<0.001),而非进展组初始Cobb角矫正率显著大于进展组[(11.6±16.9)% VS (-5.3±16.4)%,P<0.001]。逻辑回归分析示支具疗效与IAV(OR=8.451,P=0.004)呈显著相关,而与初始矫正率(OR=2.192,P=0.139)无显著相关。
结论:支具治疗后初始Cobb角进展速率与AIS患者支具疗效呈显著相关,较高的支具治疗后初始Cobb角进展速率预示较差的支具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