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应用于自体皮回植术的护理
2015-05-21 文章来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中心 黄毓慧 点击量:2571 我要说
随着医疗技术材料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成为一种辅助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是一项治疗急慢性创面和(或)创腔的新技术,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治疗[1]。我科将VSD应用于皮肤缺损创面植皮术中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收治了8例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全部为男性患者,均为下肢损伤,年龄18—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例,机器绞伤1例,脱套伤1例,截肢后创面残留1例,合并骨折5例。清创后形成的皮肤缺损约为15㎝×55㎝。4例经2次VSD引流后植皮,住院时间18—35天。我科8例植皮术后拆除VSD敷料后除了一例足脱套伤的患者出现边缘部分坏死经爬行代替愈合外其余皮片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皮片感染、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现象。
1.2 治疗方法 术前创面经清创处理并负压吸引后,评估创面,当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创基平整无深腔、窦道以及骨外露,肉芽新鲜且触之出血,24h负压引流少于20ml,并排除管道堵塞的可能,实施植皮手术[2]。术前根据创面大小对供皮区进行测量并标识,术中取整张中厚或刃厚皮游离皮片作移植,皮片边缘用丝线缝合后将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在皮片上,再将已修剪好的VSD敷料覆盖于皮片上,然后擦拭干净创面周围皮肤,用生物透性粘膜封闭整个创面边缘后直接接负压引流袋,回病房后连接中心负压装置。植皮后负压调节在-20kpa至-40kpa[3]以敷料收缩纹理变皱,可看见引流管管型,有液体引出即可为有效引流。一般术后7-10天拆除VSD敷料。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2.1.2 心理护理 是术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创伤是突发性的而且病程长,患者心理压力大易产生消极心理,医护人员应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护理的要求等,强调面对现实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在适当的情况下让患者们自己交流以达到现身说法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调动家属加入劝说队伍中,并允许24h留陪人一名,已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特别是体温的变化,以提示是否有感染的发生。
2.2.2 保持有效负压是植皮成功的前提 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经常检查负压吸引装置及各链接管道有无松脱,管道是否堵塞,粘膜有无漏气现象。如遇管道堵塞应先加大负压同时挤压引流管,无效时暂时关闭负压,用2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入管腔及敷料内浸泡5分钟后在重新连接负压,如此反复冲吸。上述方法无效时则需重新更换VSD敷料,重建负压吸引系统。妥善固定引流管,以不影响患者活动为宜。
2.2.3 注重营养支持 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负氮平衡。由于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反应及负压引流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用大量的蛋白质,患者极易造成负氮平衡[4]。因此需要加强营养,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饮食,必要时于静脉注射营养剂。定期复查各项生化指标。
2.2.4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每日登记,并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换药和有无感染等。
2.2.5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是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费用性肌萎缩、压疮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关键。
2.2.6 疼痛的护理 取舒适体位,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促进消肿。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不良刺激。教会患者一些全身放松的方法,如听清音乐,深呼吸,看书报等等。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剂。
2.2.7 控制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通过引流液颜色、气味及血象了解有无感染的发生。使用VSD后患者总体感染率明显下降[5]。
3、小结
临床实践中,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撕脱或缺损患者的常规治疗非常困难,植皮创面大量的渗出以及继发感染,皮片的坏死,疤痕的挛缩等并发症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的难点。联合VSD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上可明显缩短1/3~1/2病程,并且治疗效果更佳[6]。病人免除换药之苦,医生免除换药之劳,简化了治疗和护理的繁琐,患者同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的注意事项[7],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高效、全方位、零积聚,保证引流效果促进创面血运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变被动引流为持续主动吸引,其压力的高低基本符合生理条件的要求,因此不影响血运,更重要的是持续负压吸引促进了创面组织的体液向引流管方向不断流动,为创面的血运提供了有效的、持续的、辅助的动力。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57
[2]陈玉华,许腊梅.创面负压技术在皮肤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23
[3]陈巧玲,禤焕霞,黄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11.)
[4]代庆春,张敏,姚元章,等.真空负压引流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7,9(4):371-373
[5]Ludemann C,Pfeffer F.Post-discharge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what is to be done[J].MMW Fortschr Med,2002,144(45):28-32.
[6] 姚元章,李英才,王韬,等.真空负压封闭技术家外固定器治疗肢体开放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8):867-870.
[7]龙冰,李启芬,张毅,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8):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