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护理方法探讨

2015-05-26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杜颖 席冬梅 宋发支 董璐    点击量:671 我要说

【摘要】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于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高龄患者9例,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术前准备与术后康复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恢复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者在手术当天就可下床活动,其余患者借助助行器也可做少量运动,身体恢复较好,部分患者术后腰部不适,进行静脉抗炎治疗后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恢复较理想。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积极意义。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护理方法

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据相关统计,我国中老年妇女该病的发病率高达15%,椎体压缩骨折会造成患者腰背疼痛、劳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生命大大缩短。传统的治疗方式大多服用止痛药,卧床休息,极易导致患者长期不运动而发生肺炎、肺栓塞等。近年来,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使用对稳定患者骨折椎提,缓解疼痛有了明显效果,本院对引进该术式后,采取了合理的护体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74.3岁,腰椎3例,胸椎6例,均背部腰胸段疼痛,无法行走。经X线检查,所有患者椎体被压缩成楔形,腰胸段后凸19°-57°。MRI及CT检测确认伤椎后壁未损伤,脊髓未压迫,为压缩性骨折,4例患者中度骨质疏松,5例重度骨质疏松。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一个新术式,患者大多对该术式不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存在术前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将自身掌握的相关知识教给患者,使其了解手术方法、疗效和优点,还可列举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让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鼓起患者的信心。俯卧位能够便于手术医师施术,利于患病椎体经球囊扩张后恢复椎体曲线,手术中患者需取俯卧位,因此,在术前要加强患者的俯卧位耐受训练。本次研究中的9例患者均采用俯卧位。

1.2.2术后护理  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术后的6-12小时内要严格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对于存在心、血压、肺有关疾病的患者要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体位护理:使用去枕硬床板,令患者平卧6小时,以帮助追体内的骨水泥加快聚合反应,快速硬化并达到最大强度,减少穿刺部位的渗血和并发症的产生。初次翻身应在麻醉小时候的3-5小时内进行,之后每隔2小时进行1次轴位翻身,注意保持患者腰部的伸直,防止屈曲。保持患者铺位的干燥和整洁,按摩受压处的皮肤,防止产生压疮。并发症观察:神经根、脊髓压迫症状,术中骨水泥灌入椎体时,漏入椎间盘、椎孔间、硬膜外会引起对神经根与脊髓的压迫,应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运动、感觉、大小便和血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与医生联系。本组9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压迫症状。炎症、疼痛反应,骨水泥聚合产生的热量会引起炎症,导致患者疼痛、发热,本组有3例患者术后腰背部酸胀不适,进行静脉康咽炎治疗,口服止痛片后明显缓解,2日后症状消失。术后按时更换伤口敷药并观察其渗出和红肿情况,本组患者无感染发生。

1.2.3康复训练 术后2至3小时即可进行直腿抬高锻炼,并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轴线翻身,直腿抬高锻炼方法为伸直退步抬高20-30厘米,坚持10秒左右,然后放下1-2秒,连续做15-20次。术后12小时后可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坐起。各活动要以患者耐受力为基础。

2结果

2例患者在手术当天就可下床活动,其余患者借助助行器也可做少量运动,身体恢复较好,所有患者恢复较理想。说明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积极意义。

3讨论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做好术前的护理工作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的恢复护理对患者早日行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年患者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钙质的补充与吸收,多参加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尤其要加强自身的平衡能力,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省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