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注射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第一作者:苟永胜

2015-05-13 点击量:797   我要说

苟永胜  李海波  何小翠  陈运庆  车峥  梁继鸣  李蓉  徐琳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2种不同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选择自2011-10—2013-10诊治的并筛选合格、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A组和B组。A组:骨水泥用量按照CT测定骨折椎上下椎体体积平均值的15%注入。B组:骨水泥用量按照常规用量即腰椎骨水泥注入量为6 ml;胸椎骨水泥注入量为4 ml。


  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6~30(9.9±1.2)个月。2组术后1周及6个月时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及椎体高度恢复率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11例治疗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A组3例治疗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1例发生神经损伤,2例末次随访时发生邻近椎体骨折;A组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1例末次随访时发生邻近椎体骨折,2组均无肺栓塞发生,2组上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按照骨折椎体体积的15%注射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发症少、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