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S2015:萘普生可能预防髋关节内镜治疗后异位骨化的发生随机,双盲试验证明其有效,但是在临床预防方面是否同样有效?
2015-03-29 文章来源:AAOS2015新闻报道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孙祥耀(翻译) 点击量:2305 我要说
“作为一种治疗青年人髋关节疼痛的手术方法,髋关节内镜治疗越来越受欢迎”Stephen K.Aoki教授说,“并且异位骨化是髋关节内镜治疗的并发症之一。”我们最近的所得到的髋关内镜术后异位骨化的数据是回顾性的。我们认为混杂变量在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来研究异位骨化的预防中是很重要的。因此虽然所得数据质量很高,其中仍有足够的混杂变量。这种研究方法在骨科试验中并不多见。我们之前发表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萘普生减少了异位骨化的发生。但是,两个主要的萘普生相关并发症发生了,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便血。
Aoki教授是科学论文659:“萘普生对髋关节内镜治疗引起的异位骨化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的首席作者。James T.Beckmann教授昨日公布了结果。
“那些混杂变量充满了挑战,”他说道,“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外科技术变化很大。它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并且技术和外科医生的效率都对软组织的损伤产生影响,并且对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产生影响。
Aoki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使108名患者在接受髋关节内镜治疗后随机接受500mg萘普生或安慰剂,每日2次,持续3个月。
总的来说,96位出现影像学症状的患者将被包含在最终的分析之中。试验团队通过使用正侧位X线片(术后最少3个月,平均322天拍摄)发现异位骨化,并且按照布鲁克标准和二维测量进行分类。
安慰剂组患者中46%出现了异位骨化。与之相比,萘普生组患者中只有4%发生异位骨化。研究者注意到整体的药物依从性为69%,这在队列之间是相似的。Aoki教授说:“对照组中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比我预测的要高一点;但是,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通常较轻(布鲁克I和II)。”
尽管使用萘普生进行预防性治疗能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下降11倍,Aoki教授和他的同事发现在1年的随访中研究队列的术后功能没有较大差别。
此外,研究小组发现了42%使用萘普生的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并且在35%使用安慰剂的患者中也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队列间通过平均二维异位骨化大小和布鲁克分类取得的异位骨化形态特点及发生部位是相似的。
Aoki教授说:“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我们正在收集患者报告的临场结局,从而观察异位骨化是否真的影响手术的临床预后。总体上来说,当我们为预防异位骨化而对个人进行预防性用药时。我相信外科医生有希望预防异位骨化的冲动。但是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是在治疗影像学异常表现,还是在治疗异常临床表现?所有的治疗都有风险。暂不考虑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我们需要考虑到在我们试图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引起了其他问题。所以下一步,我们将关注临床预后从而观察出现异位骨化的患者与没有出现异位骨化的患者的预后有没有不同。”
编者注:Aoki教授的共同作者是James T.Beckmann教授、James D.Wylie教授、Michael Q.Potter教授、Travis G.Maak教授和Tom Greene教授。作者已经呈报给“骨科研究项目”的内容细节可以在最终项目中获取。最新的研究项目信息的电子版可在www.aaos.org/disclosure获取。
2015年年会新闻
2015年3月24日至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