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椎弓根瞄准器引导T1椎体成形术9例报告
第一作者:镐英杰
2015-01-29 我要说
镐英杰 于磊 李志磊 张迪 张岩 李莹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自1984年被首次报道,现已广泛应用于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术式一般用于颈椎、腰椎或中下段胸椎,而上胸椎较少,T1更为罕见。T1椎弓根较细,位于椎体上缘,毗邻肺、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又有肩胛骨的遮挡,透视困难,穿刺难度大,手术风险高,T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一直是骨科手术的难题。一般认为开放T1椎体成形术出血多、创伤大,而经皮穿刺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于2012年报告了国内第1例CT引导下T1血管瘤椎体成形术获得成功,之后很少有T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成功的报道。其穿刺位置主要依靠术者手感和“C”型臂X线透视,需多次换位照射调整穿刺位置,手术精度低。CT引导可以提高穿刺准确性,但花费时间较长,骨水泥凝固过程也存在时间限制,影响CT引导下完成。计算机导航系统可以提高手术精度,但其设备昂贵、误差率高,不利于推广。针对这一难题,我们研制了椎弓根瞄准器(国家专利号:ZL. 2013 2 0055077. X),并成功应用于T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