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小儿患者的安全护理

2015-01-08   文章来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农锦文 陆群 黄亚芬 石小荣 蒋玲    我要说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加强,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识缺乏以及小儿病人无行为能力等因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纠纷越来越明显,如何避免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近两年我科为了确保骨科小儿住院患者的安全,准确实施医疗与护理行为,根据小儿患者的特点,在护理工作中评估影响患者安全的现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保证了患者住院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1 安全护理

  1.1护理评估

  对护士进行患者安全的教育,使护士认识到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时刻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树立患者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士的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然后对患儿做好护理评估,收集基础资料,识别高危患者。通过对患者高危因素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及心理状态,如自理能力、精神状况、活动能力是否正常,熟悉小儿的生活规律及习惯,并让家属意识到患儿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应向患者及家属多做宣教,使其了解患儿的健康状况、活动能力,以免发生意外。

  1.2患儿安全隐患评估

 
 1.2.1 跌倒 我科除了有肢体功能障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小儿患者,大部分是一些先天畸形的患儿,多是伴有步态异常,如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臀肌挛缩等,这些患儿是可以在手术前自己走动,步态不稳或是年龄偏小,患儿衣裤过长过大、拖鞋过大或鞋底滑,加之地面上有积水或是果皮未及时清扫,物品凌乱,均有跌倒的危险。

  1.2.2 坠床 家长或护士未及时上床栏,这些多发生在夜间,因为夜间家长入睡,护士夜间查房时,经常发现孩子身体部分处于床沿状态,或是身体部分卡在床栏杆上,都将带来隐患。

  1.2.3 误食  由于婴幼儿年幼无知,常将玩具、纽扣等物品误食

  1.2.4 患者信息错误 我科由于有些病人病情需要要换床位,因此,在换床位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把患儿信息搞错,从而延误手术或治疗,甚至有更大的隐患。

  1.2.5 医疗处置不当 这主要有手术安全问题,麻醉意外,患者错误,部位错误,小儿患者抗生素剂量使用不对,无皮试结果的抗生素输注,都可能是医护工作的隐患。另外,未及时打抗生素皮试阴性的临时医嘱,导致手术室护士术前30 min无法输注抗生素,给预防术后感染带来隐患。

  1.2.6 临床用药安全 我科小儿患者用药相对简单,主要是静脉输注、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输液外渗、剂量不当等都可能给患者和家属的身心造成伤害。

  1.2.7 各种并发症 由于骨科的专科性和小儿患者的特殊性,使得患儿就容易发生石膏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长期卧床就势必有褥疮的危险,肢体制动也是失用性萎缩的隐患,另外,各种矫形支具的广泛应用,也有局部性褥疮发生的危险,而病房患者多,探视者及陪人多,就无疑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1.2.8 患者行为问题 家长监管不到位,使得小儿在电梯间或走廊独自游走,独自在卫生间玩耍,以致反锁在里面,另外,窗台的防护措施不当,也使得患儿有摔伤的危险,同时,患儿(或家长)的不尊医行为,或是肆意自杀,都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1.2.9 健康教育不到位 由于现在的护理工作逐渐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健康教育的实施,仍然存在走过场、不重效果的现象,而护士安全教育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比如,小儿患者必须有家长陪护,禁止小儿独自在病房等,同时由于小儿患者对于自身状况的表达和反应具有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沟通的障碍,都将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1 护士要具备高度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  深入学习护士法律教育及安全教育,使护士树立安全意识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要让护士掌握什么是自我合法权益与患者安全的统一,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骨科患儿疾病特点及安全隐患因素,加强巡视病房,掌握患儿的动态变化,及时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对存在安全隐患因素的患儿应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并将患儿临床与心理特点,护理安全防护措施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必要时请家长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2.2 认真学习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 科内护理人员加强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规范每一项工作的细节,实施全面的监控,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跌倒与坠床防范制度》等,定期学习,每月实时监控,召开每月护士例会,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制订相关防范措施,同时,严格上报各种不良事件,比如药品不良反应、护理不良现象。

  2.3 重视健康教育在现代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早已纳入整体护理优质服务的范畴,但是其具体实施能否得到满意的效果,这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健康教育是指健康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并且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我科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的方式,对于患儿和家长进行教育,告之家长患儿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使家长了解其危险性,提高他们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同时,由于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健康教育也势必要反复进行,因此,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来帮助患者,比如家长害怕小孩会疼,而不能及时翻身,害怕石膏会断,而不敢碰石膏,未能清理石膏渣子,造成石膏对于患儿皮肤的损伤和腐蚀等,护士应给予及时的协助和指导。也要加强家属监管的教育,不要让小孩独处,不随意丢弃患儿腕带,不能随意改变病房设施,如床头牌,以免给医生、护士对于患儿的识别带来安全隐患。在此,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及时征集患者及家属对于病房安全管理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关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鼓励患儿及家属,及时告知自己的问题或是身体不适,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而护士在贯彻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巡视病房,了解各种信息,为患者的治疗和术后恢复,做出努力。

  2.4 营造病房安全就医环境要求病房设施完好无损,卫生间灯及其他设施安全正常,地面积水多及时拖干,各床头呼叫器无故障,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杂物不乱扔,给患儿穿大小、长短适宜的衣裤及防滑鞋,患儿在床上时随时上护栏,要求家属看管小孩,叮嘱看护时要集中,以免因疏忽造成意外伤害,如跌倒、坠床等。床头墙上挂跌倒、坠床警示牌。我们要求保洁人员不乱占用安全通道,不堆放杂物,地湿、滑有警示牌,护士严格掌握紧急情况下患者的疏散。

  2.5 指导患儿学习、掌握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用耐心、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有理解能力的患儿讲解安全的重要性,运用示范等方法指导有自理能力的患儿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如在走廊、病房玩时要远离平车、仪器、热水瓶等危险物品,以免碰伤、烫伤。

3小结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强化人文关怀,以优质服务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制度,有效落实护理安全防范措施,达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社会满意,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