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

第一作者:刘新宇

2014-11-18   我要说

刘新宇  原所茂  田永昊  王连雷  周 超  郑燕平  李建民


  目的:总结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


  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2月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13例胸椎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47岁,平均33.5岁;完全分节后方半脊椎畸形3例,陈旧性胸椎及腰椎骨折后凸畸形6例,陈旧性脊柱结核后凸畸形4例(其中1例为T3~T5畸形愈合)。后凸顶椎部位:T3~T5 1例,T7/8 1例,T8/9 1例,T11/12 1例,T12 4例,L1 5例。10例病变节段位于T11~L1水平者均存在严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8~10分,平均8.7±1.1分;3例胸段后凸畸形者均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级 2例,D级1例。术前局部后凸角度62.0°~75.0°,平均67.3°。采用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矫正后凸畸形,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畸形矫正情况。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0±60min,术中失血为960±120ml。术中无节段血管、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胸膜破裂和/或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局部后凸角矫正至18.0°~24.5°,平均20.3°±2.5°,平均矫正率为68.7%。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角为19.0°~24.2°,平均21.0°±3.3°,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矢状面失平衡者。术前胸背部疼痛患者VAS评分改善至2.1±1.9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2例Frankel C级患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均融合。


  结论:扩大“蛋壳”结合闭合-张开技术治疗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手术相对安全,矫正率较高,疗效可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