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髋臼解剖锁定钢板与髋臼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4-11-05 文章来源:解放军总医院 张立海 唐佩福 赵喆 苏秀云 张里程 我要说
背景 设计后柱或后壁的髋臼骨折为常见的髋臼骨折类型,临床常用的髋臼重建钢板因髋臼解剖结构复杂、表面难贴服、螺钉置入关节腔风险等问题影响骨折有效复位及其稳定固定。新型髋臼解剖锁定钢板是基于国人髋臼后表面形态三维重建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所设计,降低术中塑形难度,并精确设计螺钉方向避免螺钉穿入关节内,同时结合锁定钢板的优势,为复杂的髋臼后柱、后壁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目的 通过与目前临床常用的髋臼重建钢板对比,探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在髋臼后壁或后柱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髋臼骨折患者47例,入组标准:新鲜骨折,髋臼后柱骨折、后壁骨折、横行骨折。入组患者被随机分成解剖锁定钢板组24例;重建钢板组23例。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螺钉突入关节面情况、术后半年骨折愈合情况、1年后翻修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全部47例患者在术后1年均得到随访。解剖锁定钢板组钢板顺利植入,无螺钉突入关节面,重建钢板组术中螺钉穿入关节面3例;新型锁定髋臼钢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43mlvs.512ml,P=0.12),手术时间较短(156min vs.189min,P=0.032);两组患者术后半年骨折皆愈合,均无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翻修情况。两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356)。
结论 新型髋臼解剖锁定钢板因其较低的螺钉突入关节可能性、减少术中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术后1年均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