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年7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08-21 点击量:923   我要说

  骨创伤后若在早期不能及时诊断、有效处理,往往易于导致骨畸形愈合、骨不连、骨髓炎、甚至骨缺损等。与新鲜骨折相比较,骨与关节创伤后畸形的解剖形态和病理表现更为复杂、处理常常十分棘手。本期特别邀请张长青教授组织了“创伤后畸形矫正”重点刊,旨在就此类损伤的最新治疗理念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加深骨科医生对这一骨科临床难点的正确认识,重视对骨折早期诊断、治疗原则的掌握以及处理方式的准确选择,以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补救措施提高创伤后畸形和陈旧性损伤的诊治水平。

  肱骨干骨折早期处理方式不同,影响愈合的因素较为多样,后期骨不连发生率较高且类型较复杂,往往需个性化处理。如何解决不同类型肱骨干骨不连治疗中的稳定性和坚强固定问题仍是骨科临床一大难题。柴益民和邹剑撰写的“锁定钢板结合或不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一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肱骨骨折前期采用不同固定方式或无任何固定的萎缩性肱骨干骨不连和肥大性肱骨干骨不连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萎缩性骨不连采用将原内置物更换为锁定钢板进行处理的方法效果较好,并视骨折断端粉碎或缺损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植骨。而肥大性骨不连采用单纯增加一块锁定钢板的方式进行处理,效果也较理想。虽然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未与其他治疗方式进行疗效对照,但兼顾不同类型肱骨干骨不连的个体化差异,其总结的治疗经验为临床医生在面对各类肱骨干骨不连时,选择较适宜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尽管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较常见,但内侧干骺端不稳定的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由于其存在肱骨近端骨折内翻、内侧皮质粉碎或缺损等特殊的骨折特点,目前针对其治疗的相关报道较少。鲁谊等撰写的“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干骺端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一文,尝试采用外侧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内侧锁定加压钢板的双钢板技术治疗陈旧性干骺端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可较好地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疗效满意。作者认为双钢板固定可以增加骨折局部力学强度,并有效维持肱骨头的稳定性;同时,也明确提出该技术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并不普遍适用于各类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虽然本研究病例数较少,尚未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但其提出的治疗方式是对此类较复杂骨折的治疗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跖跗关节在中足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一旦发生Lisfranc损伤,很容易漏诊,以致治疗不及时、方法选择不恰当,最终形成陈旧性Lisfranc损伤,其治疗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沈国栋等撰写的“桥接钢板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Lisfranc损伤”一文,不同于其他研究的最大亮点在于:针对不同的损伤机制和软组织情况,制定个体化跖跗关节融合方案。强调中足外侧柱的活动度保留和弹性固定,并巧妙地采用跨关节的桥接钢板取代传统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坚强固定,兼顾了足部力线重建、足弓形态恢复和力学强度可靠的优势。本研究对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Lisfranc损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完善,其提出的个性化跖跗关节融合方案,立足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实用性较强,值得借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