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Tri-lock骨保留假体的短期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作者:杨峰

2014-08-20 点击量:693   我要说

杨峰  徐卫东  赵金柱  李甲  徐凌


  目的:评价改进型Tri-lock骨保留假体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分析这种改进型假体的稳定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本组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36例(37髋),男5例,女31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4岁。新鲜股骨颈骨折5例、5髋。股骨头坏死Ⅲ期6例、6髋,Ⅳ期7例、7髋。DDH CroweⅠ型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5例(6髋),Ⅱ型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2例(2髋)。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11例(11髋)。髋臼假体全部采用生物型假体,内衬采用陶瓷内衬的27髋,采用金属内衬的10髋,股骨头全部采用陶瓷头。手术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一次,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对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36例患者(37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范围15~2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 24.8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20.33 ± 10.4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3.96 ± 4.45)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8.37,P < 0.01)。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改善显著,总分由术前(77.41± 13.07)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53 ± 4.56)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37,P < 0.01)。随访期间未发现假体松动,脱位及感染。


  结论:由于假体本身设计特点,更加符合身高较矮、骨骼较小的亚洲人,其次可以保留更多的骨量,假体初始稳定性好,陶瓷-陶瓷界面或陶瓷-金属界面磨损率低,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易于二次翻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