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的关系

第一作者:顾振芳

2014-08-06   我要说

顾振芳  申勇  丁文元  孙先泽  李锋  赵正琦 王林峰

  目的:探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


  方法: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推理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之间关系的公式:d=h×(sinβ/sinα-1),α角是术前椎板与冠状面的夹角,β角是术后椎板与冠状面的夹角,h是双开门椎弓正中劈开点到两侧椎板开门处连线的垂直距离,d是术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在2010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实施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其中C3~C7节段20例,C3~C6节段12例。术前及术后1周时在C3~C7节段各椎弓根层面的CT轴位片上应用PACS软件测量α、β、h、d。根据所测量的C3~C7各节段α、β、h值,应用公式计算相应节段的d值。应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节段PACS软件直接测量所得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和公式计算得出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两组数据,以验证此公式的正确性。


  结果:C3~C7各节段公式计算得出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分别为5.15±0.47mm、5.39±0.47mm、5.22±0.37mm、5.25±0.25mm、4.35±0.35mm;PACS软件直接测量所得的椎管矢状径增加值分别为5.17±0.40mm、5.43±0.52mm、5.27±0.44mm、5.29±0.28mm、4.38±0.33mm;将各节段的两组数据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t值分别为0.42,0.68,1.58,1.38,1.11,各节段的两组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节段的两组数据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为0.8953,0.8155,0.9159,0.7821,0.9238,各节段的两组数据间有相关关系(P<0.001)。


  结论:公式d=h×(sinβ/sinα-1)准确反映了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椎板开门角度与椎管矢状径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公式根据椎板开门的角度能预测椎管矢状径的增加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