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骨囊性变的特征
第一作者:刘瑞宇
2014-07-04 点击量:3196 我要说
刘瑞宇 王坤正 尹龙斌 高飞 党晓谦 柏传毅
目的:观察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时髋臼骨囊性变的位置和大小,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髋臼重建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我院行THR的D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8例(45髋);以同期行THR的38例(45髋)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对照组,在髋关节正位X线片和螺旋CT扫描片上观察髋臼骨囊性变的位置,测量骨囊性变的大小。
结果:DDH组髋关节正位片发现16侧髋臼存在骨囊性变,螺旋CT扫描片发现21侧髋臼存在骨囊性变,髋臼冠状面测定囊变面积为(4.7±5.1)mm2。对照组髋关节正位片发现6侧髋臼存在骨囊性变,螺旋CT片发现10侧髋臼存在骨囊性变,囊变区面积为(1.3±2.4)mm2,两组间骨囊性变的发生率和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髋臼存在高发的骨囊性变。在THR髋臼重建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刮除植骨,否则可能影响到髋臼假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