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前路经椎弓根内固定钉道轨迹的三维重建与测量的意义
第一作者:杨小伟
2014-07-01 点击量:547 我要说
杨小伟 袁峰 王林 陈宏亮 郭开今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术前重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内固定钉道轨迹的参数及临床意义。
方法:由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提供的螺旋CT扫描正常的成人颈椎30例的资料,在ADW4.2软件上采用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和分析图像。在图像工作站中模拟3.50 mm直径螺钉经前路椎弓根内固定,观察虚拟螺钉在骨性通道中的通行情况,测量颈椎椎弓根形态参数,包括进钉点、置钉方向、安全角度等。
结果:所有虚拟螺钉在多方位、多角度以及任意3个轴面上得到动态观察,均未穿破椎弓根,进钉点80.00%位于椎体前壁上、中1/3处。椎弓根长度:C3~5平均4.29 mm,C6、7平均5.45 mm;椎弓根宽度:C3~6平均5.43 mm,C7平均6.65 mm;椎弓根高度:C3平均6.51 mm,C4~6平均7.09 mm,C7平均7.74 mm;椎弓根横切面角度:C3~5平均45.29°,C6、7平均38.22°;矢状面角度:C3平均14.02°逐渐减小到C6平均10.07°,C7平均10.20°,C3~7未考虑螺钉时最大安全置钉角度横切面平均为50.33°,矢状面平均为56.37°;考虑螺钉时横切面平均为24.76°,矢状面平均为34.00°。
结论:颈前路椎弓根置钉安全范围较小,建议个体化置钉,CT三维重建技术术前重建颈前路椎弓根内固定钉道可以动态观察螺钉的轨迹,可以模拟个体化置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