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té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

第一作者:张新胜

2014-06-04   我要说

张新胜 崔力扬 罗建平 高嵩 田书建 王小刚 杨光 郑稼

  目的:探讨Ponté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矫正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32~78岁,平均54.5岁;伤椎为Tn1例、T124例、L15例、L2 3例.均存在进行性加重的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及不等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采用Ponté截骨,椎间隙松解并完整保留前纵韧带及尽量保留骨性终板,椎间隙内颗粒骨打压植骨实现初步矫形,再利用矫形棒进行二次矫形矫正后凸畸形.采用后凸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疗效.

  结果:均获得9~36个月的随访,平均(20.0±9.1)个月.随访12个月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脊柱局部后凸角由术前平均42.2°(26°~54°)改善为术后平均7.1°(-7°~13°),平均矫正率为83.2%.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由术前平均2.91 cm(-3.0~7.8 cm)减小至术后1.35 cm(-0.5~3.8cm),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均有不等程度地改善.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38±0.8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23±0.83)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55.0±12.1)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0.6±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SIA分级术前C级6例(术后D级2例、E级4例)、D级7例均为E级.

  结论:应用Ponté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具有矫正角度大、融合率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