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群正常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作者:潘江

2014-05-12   我要说

潘江 曲铁兵 温亮 林源 王志为 张博 马德思 刘百峰 孟令鑫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正常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对北京、河北、新疆及重庆的409名健康成年汉族志愿者行下肢全长CT扫描,获取746个正常膝关节图像数据.男214名,女195名;年龄17 ~ 65岁,平均37.7岁;左膝374个,右膝372个.通过垂直于股骨机械轴线的断层图像进行膝关节重建,对轴线参数进行平面测量,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按性别和侧别进行分组,比较轴线参数的差异.

  结果:股骨后髁角平均为3.29°±1.24°、男性3.31°±1.30°、女性3.26°±1.17°、左膝3.24°±1.26°、右膝3.33°±1.22°,髁扭转角平均为7.06°±1.63°、男性7.02°±1.63°、女性7.11°±1.63°、左膝7.06°±1.68°、右膝7.06°±1.58°,不同性别及侧别股骨后髁角及髁扭转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平均为3.81°±1.14°、男性3.72°±1.11°、女性3.91°±1.17°、左膝3.83°±1.20°、右膝3.80°±1.08°,不同侧别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大于男性.

  结论:通过较大样本的中国汉族人群正常膝关节的影像学观察和测量,得到相对准确的国人股骨远端旋转轴线数据,从而精确指导手术操作.股骨远端的旋转对线应联合多种方法确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