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性后凸(侧后凸)畸形

第一作者:徐 韬

2014-04-15   我要说

徐韬   买尔旦·买买提   盛伟斌   郭海龙   普拉提·买买提   盛军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性后凸(侧后凸)畸形的疗效.

    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性后凸(侧后凸)畸形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4~15岁,平均8.2岁;脊柱结核病程10个月~120个月,平均37.1个月.脊柱后凸畸形位于颈胸交界区2例、胸椎10例、胸腰段5例、腰椎1例.病变累及2个椎体3例、3~5个椎体9例、5个椎体以上6例.其中6例合并脊髓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均采后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经椎弓根截骨16例,全椎体切除截骨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矢状面主弯后凸Cobb角、冠状面主弯侧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偏移距离,记录脊柱融合固定节段和融合情况.

    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97个月,平均27.8个月.固定节段为5~17个椎体,平均9.6个;融合节段为2~8个椎体,平均4.4个.矢状面后凸由术前平均71.6°矫正至14.5°,矫正率79.7%;冠状面侧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9.4°矫正至0.7°.躯干矢状偏移距离由术前平均3.7 mm矫正至术后0.5 mm,平均矫正3.2 mm.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获改善.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内固定松动4例,胃肠功能障碍2例,胸膜破损5例,脑脊液漏3例.

    结论:对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件后凸(侧后凸)畸形采用后路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融合范围选择和截骨矫形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