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在亚洲:行动倡议

2014-03-26 文章来源:309医院全军骨科中心 王亮翻译 原文载于Nutrition Journal2013.1 Ambrish Mithal 点击量:2533   我要说

  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折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亚洲老龄人口迅速增加,但骨质疏松症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过去30年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髋骨骨折的比例上升了2-3倍。高质量流行病学数据的缺失、广泛的维生素D缺乏、膳食钙摄入过低以及诊断和治疗设施分布不均是亚洲地区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

  2009年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承担了“亚洲审计–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费用和负担”项目,并从14个亚洲国家采集骨质疏松症数据,各方面共同努力将有助于改变公众认为骨质疏松症只在西方国家盛行而在东方国家少见的错误观点。
1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
  根据中国卫生部2003~2006 年调查,50岁以上且腰或髋部骨密度(BMD)T 评分低于-2.5的人群,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5.7%(男性为8.8%,女性为30.8%)。印度大约有1.63亿年龄超过50岁的人,预计到2015年会增加到2.3亿;保守估计20%的女性和大约10%~15%的男性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受此影响总人口数量大约为2,500万人。日本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数超过1,200万。巴基斯坦991万人(女性719万、男性271万)患有骨质疏松症,估计2020年会增加到1,130万,2050 年会增加到1,291万。

2 髋部骨折的患病率
  在过去的30年中,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髋部骨折发病率上升了2~3倍。到2050年,全部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病例中会有超过50%出现在亚洲。中国大陆是世界上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88 年男性和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为1‰,出现了大幅增加。最近中国一项基于年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的研究表明,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迅速上升,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上升约10%。香港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上升了300%。新加坡1998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是1960年的5倍。日本髋部骨折发病率是世界上最低的,1986年到1998年的发病率在男性中上升了1.6倍,在女性中上升了1.5倍。香港和新加坡经调整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几乎与美国人口中高加索人种的发病率一样(每1万人中19 例),而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发病率分别是香港的2/3 和1/2。韩国现在的发病率与以前的数据相比,女性的发病率上升了6倍,男性上升了2.5倍。菲律宾估计2003年的髋部骨折病例为18,000例,2005年为34,000例,预计2020年将达到65,000例,2050年达到175,000例。根据最近一项保守估计,印度人种中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可能比西方高加索人种的低,每年的发病数超过140,000 例(女性80,000例、男性60,000例)。

3 颈椎骨折的患病率
  根据1995 年中国进行的一项调查,50岁以上人群中的颈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与印度最近取得的数据有些类似。在泰国,50 岁以上女性和男性的颈椎骨折的发病率分别为每年1,000人中32.1例和1,000 人中54.5例,年龄越大,比例越高。

4 诊断及费用
  双能X光吸光测定法(DXA)是骨矿物质密度测定的黄金标准,但费用较高,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不能提供这项技术。不能报销这项检查的地区,DXA 费用太高导致一般工薪阶层无法承受。由于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在DXA 技术方面资源有限,因此已研制很多临床检测工具作为骨密度测定的备选方案。香港2006 年髋部骨折造成的急诊费用占到医院总预算的1%(未公布数据)。在中国,髋部骨折的住院时间(19~24d)超过乳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和心脏病的住院治疗时间。在印度,和区域内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在遇到髋部骨折后,只有很少人有个人或政府医疗保险来负担住院费用,因此很多人只能自己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无法负担者只能因此放弃治疗。在韩国,在过去4年中,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比重提高了4.5%。在新加坡,1998 年髋部骨折第一年总的治疗费用为1,700万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1.45亿美元。

5 亚洲维生素D状况
  在亚洲不同国家进行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 缺乏症在男性和女性以及各个年龄组别中广泛流行,很少例外。这种广泛的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情况对骨矿物质的体内平衡和骨峰值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骨密度降低。在印度人群中进行的几项研究显示了血清维生素D低的情况(按25-羟维生素D测定)。在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也取得类似数据。

6 政府政策
  骨质疏松症在亚洲的诊断和治疗率明显偏低,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政府赞助的提高医生和公众意识的系统性的计划。绝大多数国家没有政府正式批准的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但目前呈现出某些明显的积极趋势,像中国和印度这些大国很快就取得了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流行病学方面的新数据,过去几年各国的骨质疏松症协会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明显增加。此外,区域内不仅在骨质疏松症的处理和治疗状况方面存在国家间的巨大差异,而且还存在对这种疾病的意识及其诊治的可及性方面巨大的城乡差别。维生素D 缺乏症和低钙摄入在这个地区广泛流行,对骨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为应对严峻挑战,研究证明骨质疏松症和相关骨折的负担有助于说服政策制定者采取相关措施,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计划;各国的协会组织需要制定方案,向医生提供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教育培训,推动将更多的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加入医学本科教育课程中;政府卫生部门和机构需要优先开展骨健康项目,宣传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长期进行改善维生素D营养的工作,包括通过乳品和食品的强化,更好地促进人们的骨健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