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年2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02-28 点击量:1565   我要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目前临床上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物之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或退出而导致内固定失效。有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螺旋刀片的置入位置不理想造成的,但是螺旋刀片应安置于股骨头何种位置最佳目前仍存在争议。汤红伟和殷勇撰写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螺旋刀片的安置位置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一文,比较了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2种螺旋刀片安置位置(一种为透视下其在正位及侧位均处于股骨头中心位置,另一种为其在正位处于股骨头下1/3位置、侧位处于中心位置)的临床疗效,发现这两种安置位置均可取得良好效果,无显著差异。临床工作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具体选用何种安置位置,应主要根据骨折的复位情况来决定。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病例数偏少、随访时间偏短,且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相关偏倚等,其研究结论尚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病例积累及更长时间的随访来支持。

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但是由于不直接暴露骨折断端,不能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的复位、尤其是旋转复位一直是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临床上判断股骨旋转畸形的传统方法有3种:力线法、小转子法及皮质台阶征和直径差异法,但这3种方法均依靠目测,无法量化股骨的旋转畸形角度。也有专家根据小转子的形态与股骨近端旋转的位置关系或大转子倾斜指数来量化或判断股骨近端的旋转状态,但极少见文献报道应用超声测量股骨旋转畸形角度。付世杰等撰写的超声判断股骨干中段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股骨的旋转畸形一文,直接应用超声观测股骨粗线来判断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股骨的旋转状态,并测量股骨的旋转畸形角度,其结果与CT测量结果完全一致,为测量股骨的旋转畸形提供了一种经济、无创、定时、定位及简便灵活的方法。但由于股骨粗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该方法只适用于股骨干中段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患者,无法应用于股骨近端及股骨髁上骨折固定术后患者;且本研究20例患者均为嵴型股骨粗线,尚需增加样本量,以对其他3型股骨粗线做进一步研究。

创伤或手术均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其脱落后可导致致死性肺栓塞发生,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创伤骨科患者伤情多种多样、分型众多,同时可能合并多种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因素,其DVT发生率因疾病种类不同目前文献报道不一,相差较大。自本刊20126月推出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201312月推出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以来,我国创伤骨科医生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已大大提高,关于此方面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洪雷等撰写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一文,通过总结13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资料发现,此类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率约为9.2%,合并下肢骨折及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此类患者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女性患者偏少,无法评估有口服避孕药或静脉曲张病史等因素对患者术前DVT的影响;且并非所有患者均行下腔静脉造影确诊DVT,故存在漏诊的可能;但是其结论有利于创伤骨科或关节镜外科医生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及时的DVT筛查,从而预防DVT或延缓其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医疗费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