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节段退变:事实还是疑惑?

2014-02-26   文章来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袁文    点击量:128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以人工椎间盘置换为代表的脊柱非融合技术的出现给了脊柱外科医师新的选择,脊柱疾病的外科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范围的临床应用显现出令人鼓舞的效果。相对传统脊柱融合手术,其人性化的思考与崭新的理念,似乎足够有让人兴奋的理由,是否沿用数十年传统的脊柱融合术走到了尽头?“金标准”的定义是否要重新书写?置换是否能替代融合成为时代的主流?融合与置换是对手还是朋友,是共同发展还是针锋相对?面对这些问题,热情的追逐与消极的排斥似乎都不能给予最好的回答,冷静的思考与探索的实践才能提供理想的答案。

  在脊柱融合术应用的半个多世纪里,“融合”早已成为脊柱外科广为接受的“金标准”,在大多数脊柱手术中,融合与否已成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融合术在神经组织减压以后能提供脊柱的稳定与脊柱序列的维持,临床效果可靠,这也是它应用数十年仍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然而,脊柱在融合以后其正常生理功能及生物力学行为发生了改变,许多问题接踵而至,例如邻近节段的退变、继发性失稳、生理活动的丧失等等,这些问题让学者们重新思考,是否可以在常规减压手术后不予融合,亦即“非融合”,给予手术节段接近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减少由于“融合”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正是这种人性化的思考及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非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历经30余年的临床实践,非融合技术在得到令人鼓舞的临床数据的同时,一些问题无可避免的浮现,例如,人工椎间盘置换后的自发性融合、异位骨化、假体塌陷移位等等,后路非融合如人工韧带、棘突间撑开装置植入术后出现的植入物疲劳断裂、医源性椎管狭窄等等,这些问题迫使学者们进行冷静的思考与深入的研究。同时,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脊柱前路的椎间盘置换技术还是脊柱后路的非融合系统,在如下所述的许多问题中,都无法提供满意的结果。

  人体脊柱是复杂的生物力学复合体,正常脊柱功能单位在漫长时间里所负载的重复应力作用下能达到活动度与稳定性惊人的平衡,这种平衡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提供完美复制的替代品:以人工椎间盘为代表的非融合技术仅提供脊柱前方结构的替代支撑,对于多数脊柱退变性疾病,前方椎间盘病变往往合并后路结构的退变与不稳,就颈椎而言,颈椎附属结构如后部的小关节和韧带中的神经末梢也可能参与颈椎病临床症状的形成,这些问题椎间盘置换尚无法解决。另外,就单前方椎间盘置换而言,目前材料学的发展无法完全复制椎间盘的粘弹特性及力学特性;更为重要的是,非融合最主要目的是减少术后临近脊柱节段的退变,但脊柱非融合手术后远期是否能完全避免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融合术后的临近节段退变是手术造成还是自然病程?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答案。

  研究已经证实脊柱的正常的生理运动及其稳定性总是在脊柱静力平衡的基础上,依靠肌肉系统的作用来随时调整以达到动力平衡完成的,以椎间连结为基础的静力性因素在维系脊柱的稳定性中占主要地位,但动力性因素在脊柱疾患的发病作用中也不容忽视,脊柱融合术是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增强脊柱的静力性稳定以对抗动力失衡来实现其疗效,目前的非融合技术尚无法实现这一点。正如任何一样新生事物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不完善性一样,对脊柱非融合技术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不肓目跟从,亦不顾步自封,秉承积极而又审慎的态度,努力探索,冷静思考,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我们自己的声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