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节段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

第一作者:陈 飞

2013-12-23   我要说

陈飞,陈宣维,林建华,黄 宇,韦 超

【摘要】 目的 评估行后路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32例椎体压缩>2/3并伴脊柱后凸畸形的老年患者行后路脊柱后凸矫正及椎体成形术。对手术前后患椎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3.5个月。手术前,患椎平均剩余高度为27.8 %,脊柱后凸Cobb角25.3°,腰背痛VAS评分8.06, ODI为90%;术后1周,各项指标分别为63.1%, 8.5°,3.14 , 59.7%;手术后3个月,分别为62.7%,8.69°,1.4,31.32%。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重度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行脊柱后凸矫正及开放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