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年第09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10-15 点击量:1664   我要说

       骨折分型系统在骨科临床应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骨折分型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简单易用;一致性好,可重复性强;可涵盖此类疾病的绝大多数病例;可以指导手术治疗等。对于Hoffa骨折而言,目前采用的基于X线的Letenneur分型已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CT扫描、数字化技术在临床工作应用中的日益普及,新的基于CT影像分型方法可能为此提出解决之道。李卫华等撰写的“Hoffa骨折的CT分型”一文,介绍了一种新的Hoffa骨折CT分型,并对此分型与LetenneurX线分型的组间一致性进行比较,认为多个阅片者之间新的CT分型的一致性优于X线分型。虽然该分型仍须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其可行性和优越性,但这种探索意识值得提倡。
  Masquelet技术是法国医生2000年报告的一项用于修复长骨创伤性结构性骨缺损的新技术,以二阶段治疗骨缺损为特点,先以骨水泥充填缺损区,并在骨水泥周围诱导生成自体膜结构,然后在诱导膜内植骨,促使新骨形成,以修复骨缺损并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刘家国等撰写的“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一文中,作者将Masquelet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骨缺损,且使用带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填充骨缺损,通过对16例患者平均24个月随访观察,疗效良好,认为该技术可以根据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灵活方便,在第二阶段手术植骨时改为内固定,有效解决了外固定支架易松动、固定不稳定、针孔易感染等难题,为临床开放性pilon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思路。但是应用该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也有其缺点,一是治疗周期较长,费用较高;二是对陈旧性骨折复位困难,且对骨痂的破坏必然会延迟骨折愈合,因此临床应用应严格选择病例。
  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跟骨骨折的0.8%~10.0%。由于开放性跟骨骨折解剖复位较难,术后感染、距下关节活动受限、皮肤坏死、骨髓炎、截肢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相对棘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开放性跟骨骨折,伴有内侧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跟骨骨折的相关报道较少。薛剑锋等撰写的“合并内侧伤口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分阶段治疗”一文,对25例Gustilo Ⅱ型、ⅢA型合并内侧伤口的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通过分阶段的贯序治疗,其疗效可媲美闭合性骨折,作者认为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关键是平衡软组织愈合和骨折复位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应一期清创的同时开始骨折的分阶段治疗,避免伤口并发症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后足的关节功能。
  目前,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术中恢复胸腰椎的正常矢状曲度是重要步骤之一,但实际上该手术步骤操作大多凭借骨科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随意性较大,缺乏标准的对照和判断依据。吴超等撰写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正常矢状曲度个体化测量及临床应用”一文,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胸腰椎并模拟手术,恢复拟固定节段正常矢状曲度并个体化测量其数值,然后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作者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手术医师初步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手术路径,值得借鉴。本文作者所在单位为基层医院,但所做的研究仍获得了省级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说明基层医生只要立足根本,选题贴近临床实际,着力于解决临床实际难题,亦可获得科研基金的青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