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2007-06-25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47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起于肩肋骨,附着于肱骨头周围,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肩袖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1],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功能,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肩袖撕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患,其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笔者就有关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加以概述。 
一、病因
  肩袖损伤的病因概括起来有退变学说和撞击学说。
  1.退变学说:肩袖退变是全身各部位退变的一部分。尸体解剖发现,肩袖撕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老年人冈上肌腱在肱骨头附着点的肌腱纤维严重变性,细胞排列紊乱和肌腱纤维断裂。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者和优势手一侧易发生肩袖撕裂,说明过度磨损是造成肩袖损伤的一个主要因素
  [3]。有人进行肩袖血管造影发现,离冈上、冈下肌止点处均有明显的缺血表现[4],这些乏血管区是导致肩袖退变和撕裂的内在因素。
  2.撞击学说:该学说是由Neer[5]于1972年提出,他认为95%的肩袖撕裂是由于肩峰下撞击所致,依据撞击征发生的解剖部位分为冈上肌腱“出口撞击征”和“非出口部位撞击综合征”。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的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肱骨大结节、肩锁关节的增生肥大,骨赘形成,低位肩峰和肩峰前下方钩状畸形,肩袖肌腱的肥大,以及异常的喙肩弓是发生撞击征的主要病理因素。Bigliani等[6]对71例尸体140个肩关节进行解剖学研究,将肩峰分为扁平型(17%),曲线型43%,钩型(40%)三型。1/3的完全型肩袖损伤的标本中73%是钩型,24%为曲线型,3%为扁平型。200例肩关节X线检查也支持这一结果,认为肩峰的形态与肩关节撞击征密切相关。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肩袖受到肩峰和喙肩弓反复的

分享到: